2023年12月14日下午,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吴长青教授应我院邀请,为外国语学院教师进行学术讲座。讲座在外国语学院四楼会议室举行,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晖主持,外国语学院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申报教师及青年教师等听取了讲座。
吴长青教授以“学科、专业及个人研究旨趣——兼谈科研选题”为题进行讲座。讲座从外语学科、专业相关的概念辨析、个人的研究旨趣与学科归属、外语学科的科研选题三个方面展开。
吴教授首先解析了与外语教学与研究相关的四组概念。他结合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等对学科、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学科分类、外语学科、外语专业等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解读。吴教授认为专业侧重于人才培养,学科则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也有自身的理论体系,还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专业是人才培养的直接载体,学科则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学科与专业从逻辑上是“皮”与“毛”的关系。而教学是专业发展的必备,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也是学科建设的依托之一。外语学科有14个学科方向,涵盖外国语言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五个研究领域。他叮嘱教师们要紧跟学科发展趋势做教学与研究,否则将与社会脱节。
其后,吴教授以个人研究旨趣及学科归属为例,为教师们讲解如何将自身教学、工作经历与学科发展方向结合,提炼科研课题。吴教授归纳了商务英语学科方向近年的研究前沿方向,供在座教师参考。吴教授特别提出外语研究人应该特别关注的两个学科:区域国别学、国际中文教育。最后,吴长青教授对外国语学院2024年重点项目培育小组9名教师的申报课题进行了指导。吴教授将每位教师选题与近年国社科项目立项课题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针对教师命题的理论性、逻辑性、可研究性及申报课题方向等分别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讲座最后,吴教授对在座教师提出个人定位的几点建议。他提出,如果自我评估学术潜力不足,就做有所必为的事情;如果评估有一定学术潜力,则要做有所为选项,学术道路上只有勤奋+执着+运气方有可能成功。罗教授以张艺谋导演的“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来解释自己做科研是为了对自己有个“交代”。吴教授用维特根斯坦的一段话结束此次讲座:“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吴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教师们高屋建瓴式解读了外语学科与外语专业的关系,为外语专业教师探索外国语言文学以外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与方法。(通讯员:唐植君,审稿:刘晖)
讲座专家简介:
吴长青,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湖北经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牵头学院行政工作),现任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曾赴英国奇切斯特大学进修英语教学法;赴新西兰梅西大学沟通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致力于语言学、英语教学法、语言哲学、国别区域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语合中心重点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其它省部、厅级教科研立项10余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10余部。现为商务英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商务英语省级课程群团队、商务英语省级一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核心成员,曾获厦门大学优秀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荣誉,多次获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科研成果奖等荣誉。兼任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商务英语理事院校联盟秘书长等。